2006年
前低后高
2006年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走势明显与前两年不同,2004年为两头高、中间低,2005年为前高后低,而2006年的走势是明显的前低后高。
2006年全年BDI指数平均值为3180点,比2005年低190点,比2004年低1320点。20 0 6年中国粗钢产量和铁矿石进口大幅增长,国际油价上涨导致全球对动力煤需求迅猛增加;美国新奥尔良重建需求大量的钢材和水泥,再加上大量资金涌入FFA市场,诸多利好因素推动了2006年国际干散货市场上扬。
2007年
市场略有波动
近日,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06年和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将分别为5.1%和4 .9%,全球贸易量增长率将分别为9.4%和7.8%,显示2007年世界经济、贸易增长都将趋缓。因此,IMF认为 2007年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基本良好。
IMF分析,在海运贸易结构发生变化的预期下,2007年国际干散货市场整体供求关系基本保持平稳,预计 2007年年初市场将延续2006年年底的市场惯性保持在高位,在消化新增运力、铁矿石年度进货完毕和动力煤季节性等因素的影响下,市场将出现一定的向下调整,但预计2007年整体市场水平将高于2006年。新年度下,国际形势、国内宏观调控以及需求季节性和地区性的影响,加上FFA投机炒做,市场均会出现相应的波动。
2007年世界干散货船队总运力将达到约3.82亿吨,比2006年增加4.99%,净增运力1817万吨,运力增幅较2006年有所减缓。各船型中,小灵便型船运力出现负增长。
通过对铁矿石运输市场的分析,IMF认为,2006年中国全年粗钢产量有望达到4.2亿吨,2007年预计为4.76亿吨,净增量为5600万吨,增幅为13.3%,增幅回落10%。2006年全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量达3. 26亿吨,占全球总进口量的45%,考虑到中国钢铁产量保持持续增长和国内矿石产量高速增长,预计2007年中国进口铁矿石3.65亿吨,净增4000万吨,增幅为12%。预计2007年全球铁矿石海运量净增量为4500万吨,将达到 7.67亿吨,增幅6.2%。
对于煤炭运输市场,IMF分析到,2006年由于欧洲夏季高温、印度及东南亚各国的发电需求,全球动力煤海运量增长2100万吨,增幅4%,其中印尼动力煤出口迅速增加,而中国动力煤出口逐步减少,预计2007年动力煤海运量将达到5.36亿吨,净增1700万吨,增幅为3.2%。预计2007年炼焦煤海运量将增长550万吨,增幅为3 %,增长主要来自印度和巴西,动力煤和炼焦煤合计将增长2250万吨。
对于粮食及小宗散货运输市场,IMF分析到,近年来国际粮食贸易变化较平稳,总体呈增长态势,但幅度不大。美国将占到全球粮食出口量的约44%,主要进口地区为亚洲和非洲地区。中国由于大豆油压榨需求,大豆进口增长迅速,预计2006/2007年度进口将增长400万吨,达到3200万吨。由于澳大利亚等地的小麦都受到干旱天气的影响, 2007年加拿大粮食出口有可能增加。据克拉克松数据,预计2007年全球粮食贸易增加约600万吨,增幅为2%,增幅呈下降趋势。2007年世界小宗干散货贸易量基本与2006年持平,总量将达到8.61亿吨。
总体预计,2007年全球干散货海运量将达到27.43亿吨,增长8000万吨,增幅3%,比2006年增幅降低1个百分点。
供需略微偏紧
如果从运量/运力净增长的角度来分析,IMF认为,2007年海运量净增长为8000万吨,运力净增长为 1817万吨,运量净增长/运力净增长为4.4,略低于2006年的4.9。运价变化对供求关系变化的反映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
2007年铁矿石海运增量为4500万吨,2006年铁矿石海运增量为6000万吨。
2007年供需关系与2006年基本持平。2007年,由于中国巴西矿增加、中国动力煤出口减少而进口增加、澳大利亚干旱将导致加拿大粮食出口增加等贸易结构的变化,将使海运距离延长。因此,2007年海运供求将比200 6年略微偏紧,特别是与铁矿石、煤炭运输的好望角型船需求与2006年相比较,运力可能更为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