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贾云集,富甲巴蜀。” 夕阳衔山,辉洒釜溪,河面千帆竞发;薄雾锁城,人声鼎沸,大街熙熙攘攘。追溯自贡的历史,商贸物流业的曾经辉煌让我们为之自豪。
历史进入21世纪第二个10年,千年盐都开始绘制和实施打造川南商贸和物流中心城市的宏伟蓝图。目标既定,号角吹响。一批商贸物流项目被列入今年全市219个重大项目,总投资22.23亿元的5个川南专业市场、4个仓储物流项目,拉开打造川南商贸和物流中心城市的帷幕。
现场 商贸物流建设风生水起
“满眼不堪三月喜,举头已觉千山绿。”阳春三月,在自流井区、贡井区、大安区,我市219个重大项目中的3个川南专业市场建设齐头并进,工地上隆隆的机器轰鸣,一顶顶红色、黄色的安全帽,赋予了这季春天不同以往的内涵。
位于大安区大山铺镇的川南皮革城建设工地上,塔吊林立,运输车辆、混凝土搅拌机的轰鸣声不绝于耳。记者从工程建设指挥部获悉,这个总投资5亿元的省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进展顺利,500平方米的大型形象展示厅已建成并对外开放,目前A区市场初现雏形,预计今年国庆节前正式投入运营。该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将把市场培育与自贡及周边城市的旅游业发展结合起来,加大对市场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大的客流量。”
2009年岁末,总投资5亿元的川南汽贸城在贡井工业开发区破土动工,如今,宽阔的工地上,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十多辆大型装载车辆来回穿梭,推土机、挖掘机将一个个小山丘移为平地,项目主体工程已开始建设。据了解,该项目建成后,将同时形成17个汽车销售4S店,成为川南汽车交易市场中的“巨无霸”。
在自流井区舒坪工业集中区S305线旁,川南钢材市场也拉开建设大幕。这个由英祥集团斥资5亿元建设的大型专业市场,一期工程将于今年内建成投运,二期工程也将于今年启动,预计明年建成,届时将成为川南地区钢材集散地。
依托交通和资源优势,着力建设辐射周边、各具特色、年交易额分别超过10亿元、20亿元的批发市场,争取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重点批发市场。加强规划引导,突出市场特色和定位,强化产业集群,增强市场辐射能力,启动一批新的大型市场建设项目。重点建设集商品交易、产品加工、物流配送、贸易会展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市场和建材、汽车、机电、农资、农副产品、日用百货、粮油加工交易等特色专业市场,加快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
为大力推进物流业发展,我市还提出,围绕打造全省次级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配送次枢纽的重大历史机遇,按照“合理布局、完善功能、提升能级”的原则,完善发展规划,明确功能定位与建设规模,加快集仓储、加工、包装、配送、信息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板仓制造业物流基地、舒坪综合物流园区等现代物流园区建设。依托产业特色和物流需求,完善物流体系,大力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粮食现代物流、制造业物流、商贸物流、应急物流,提高第三方物流比重,壮大大件物流和危化品物流。实施多式联运、转运设施工程,做好集装箱多式联运中转设施和公路、铁路、水运等多式联运发展,支持物流企业发展区域物流和开展跨区域物流合作。
我们欣喜地看到,我市先后启动的重大专业市场项目,成为市委、市政府大力培育专业大市场,建设川南商贸和物流中心的主力。
现状 雄踞川南中心地位凸显
据市商务局提供的商贸流通数字显示:2009年,我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69亿元,占全市GDP的31.2%,服务业税收占全市税收46.3%,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达34.2%;“万村千乡工程”综合配送率达76%,其中食品、农药、化肥、药品配送率100%,农家店配送率达98%。新建成农家店349个(累计建成1129个),“万村千乡工程”配送中心1个;典当、拍卖行业迅速发展,全市商贸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4559万元。
事实表明,自贡商贸物流业正挺过寒冬,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去年,我市规划建设的十大专业市场中的3个商品专业市场正式开工建设;全市商品市场交易总额达70亿元,新建“放心肉”冷鲜肉店22个;全市住宿餐饮销售总额达32亿元,4户重点培育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东方物流公司、中通货运中心、海天物流和顺鑫物流公司营业收入达4.8亿元,同比增长18.8%。
2010年伊始,人们欣喜地看到,经历全球金融风暴洗礼的自贡商贸流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繁华景象,东方广场已建设、培育成为自贡的“王府井”;龙都广场、汇东品牌商品一条街、五星街商业街、荷花池商品批发市场、川南农产品批发市场等汇集了大量人气和商气;大型超市、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涌入自贡,为自贡商业注入了现代元素。
每逢节假日,在东方广场、汇东等临时停车场和大型商场超市附近,来自宜宾、内江、乐山、泸州甚至云南、贵州的私家车比比皆是。实际上,自贡在不经意间已悄然成为川南的商贸物流中心城市。特别是随着今后成自泸赤高速公路和乐自高速公路的开通,自贡在川南地区的经济地位将逐渐显现,其商贸物流中心城市地位和作用也将愈加突出。
成绩是喜人的,但我市商贸物流业发展的决策者冷静地看到,制约和影响自贡商贸流通发展的问题仍然存在。首先是发展滞后,“十五”期以来,我市服务业以年均增长10%左右的速度增长,但低于GDP增长速度,导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逐步下降,2000年服务业占GDP的比重40.6%,2005年为36.9%,2008年降到32.2%,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虽然在川南最高,但仍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其次是发展层次较低,我市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仍然偏高,新的经营方式如现代物流、连锁超市、电子商务还处于成长阶段,整个服务业发展仍处于传统型、低层次、低水平的发展局面。
“志不求易,事不避难”。如今,我们看到,我市商贸物流业全新的发展蓝图和规划逐渐明晰,一个区位优势明显,商贸设施完善,聚专业市场和大型商场于一体、辐射功能明显增强、拥有相当国际国内消费品知名品牌的现代川南商贸物流中心城市呼之欲出。
规划 川南中央商埠呼之欲出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自贡融入成渝经济区、错位互动发展的思考和研究。市发改委主任李伟表示:“自贡在成渝经济区的总体定位是,该经济区内百万人口的区域中心城市。到2015年要把自贡建成成渝经济区重要的物流及现代商贸中心城市。今年我市将树立大商贸、大市场、大物流、大项目‘四大理念’,紧扣抓好市场体系建设、扩大市内消费需求、保持涉外经济稳定增长,促进服务业快速增长‘四大主题’, 打造川南区域经济的商贸、物流中心和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
市商务局局长杨玉康告诉记者,打造川南商贸物流中心城市,今年我市的奋斗目标是: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力争增长11%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0亿元、增长18%,外贸出口2.1亿美元。在打造商贸、物流中心城市方面,我市将落实一批发展大项目,抓好川南服装皮革市场、东方物流板仓基地、川南医药物流基地、川南钢材市场、川南汽贸城等项目的建设,力争年内首期投入运营;力促中国百盛、沃尔玛年内在自贡落地并开业;力促新东方国际项目开工;整体打造五星街千盛广场、石油大厦和九鼎购物广场,形成城市综合体;争取川南家纺家具城、川南农产品市场、川南花卉(虫鸟、宠物、古玩)市场、川南农资市场、川南灯饰市场、川南五金机电暨新材料市场、川南IT资讯市场等项目引进业主签约并开工;加快启动物流园区建设,储备30个以上后续发展项目。
建设现代商贸物流中心,核心是要建设与区域中心城市相适应的现代物流体系。市发改委副主任宋皋表示:“围绕建设成渝经济区中南部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城市,由市发改委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已初步编制完成了《自贡市‘十二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重点围绕我市基于点、线、面相互协调的物流体系,重点打造一批综合物流产业园、加工制造业和商贸物流园,提升城市聚焦辐射能力。”
我市将如何做大做强商贸流通服务业,支撑区域物流及现代商贸中心建设呢?对此,市商务局副局长龚贵华告诉记者,我市将以科学规划和合理超前布局为先导,集中力量抓好市级商业中心、区县级商业中心、社区和乡镇商业中心建设;通过三级商业中心及重点企业辐射川南和更加广阔的市场;做大做强一批商品市场和流通企业,重点培育核心商业街区;支持中小企业和“农家店”、“便利店”、小超市等加盟大型流通企业,实行连锁经营;鼓励流通企业向农村和市外发展,扩大辐射面。
据了解,到2012年,我市将初步建成1个辐射川南的市级商业中心和1个大型物流园区,5个区县级商业中心,50个社区和乡镇商业中心,5条具有自贡商业文化特色、在川南地区和全省有影响力的商业街,10个在全省有影响力的大型商品市场和商品流通企业。我们还将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逐步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市场流通网络。届时,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到286亿元,第三方物流占总物流的比重提升到30%以上,总物流费用占GDP比重下降到全省平均水平,初步建立流通方式和交易方式先进、业态丰富、层次多样、经营规范、开放有序、网络通畅、流通便捷的商品市场体系和流通体系。
通过采访,记者仿佛看到一个充满朝气、丰富多彩、辐射八方的川南商贸物流中心城市,在320万盐都儿女的精心打造和共同努力之下,从规划脱颖到雏形、到趋于成熟,如初升的太阳,正冉冉升起。
本报记者 赵凯